“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,我们决定,选择希望!”
——《流浪地球》
激烈搏杀的电影春节档,一部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《流浪地球》成功逆袭,随着口碑的发酵,将起初人气爆棚的《疯狂的外星人》、《新喜剧之王》等斩于马下。震撼的3D特效,感人的故事场景,无不让人深陷其中,为此热血激昂。
电影凭借其不落俗套的拯救地球、寻找新家园的方式——带着地球去流浪,折射出的中国人独特的家国情怀,在众多科幻奇观中足以脱颖而出,票房累计达到38.34亿,成为目前内地影史票房亚军,超越《红海行动》。
《流浪地球》很中国,也很世界
PART/01
中国的科幻,一直都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文化内核。在好莱坞电影里,如果人类遇上了灭顶之灾,想到的永远是在地球之外寻找一个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,移民到新的家园去。
但在《流浪地球》中,面临绝境。人类选择在地球的表面建造了巨大的推进器,带着我们生存了千百年的这个家园去寻找新的生存土壤。
天下大同,《流浪地球》很中国也很世界。
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是说着印尼语、日语、俄语等来自世界各国的工程师、救援队通力合作成就了奇迹,《流浪地球》是一部中国科幻电影,但是丝毫没有凸显出中国的地位,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。
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将全人类团结一起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的理念。全球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,为了同一个目标“让地球和人类活下去”,团结在一起。
中国人独特的家国理念
PART/02
《流浪地球》的外在逻辑是灾难片,实际精神内核却是一个因爱和责任不断变强大的故事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中国人独特的家国理念,中国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眷恋,通过影像无限放大。
导演郭帆说,他在拍片过程中,坚持着一个创作理念,那就是“有着真正能表达我们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的一个载体,才能够称之为中国科幻”。他将这个载体定义为“家”。往小了说,这个“家”,是主角一家;往大了说,“家”就是国家,甚至是地球。
只要地球还在,家园就在,希望就在。
《流浪地球》,其实讲述的就是2075年中国人的爱与不灭的乡愁。
联手河南四建,创造美好生活
PART/03
文明的传承是沉淀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东西,上千年的历史,最不能割舍的就是故土和家乡。它和亲情交织在一起,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独特的一部分。
对家的守望,对文化的传承,是早已镌刻在血脉中的纹路。
温情相拥,才是家的意义。新惠公司联手河南四建,从城市发展到社区生活,只为你创造一个美好生活家。
示意图
新惠华府——以一府读懂一座城。占据城市核心区位,全龄段一站式教育规划,左揽汴西湖公园为主的都市生态圈、右临政府为主的中央政务圈,尊享城市黄金核心区,匠造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性生活居住区。
